离婚诉讼中应怎样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一)

最佳答案在离婚诉讼中,要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了解法律规定: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抚养权的确定应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 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原则上由母亲直接抚养。 已满两周岁的子女,若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具体情况判决。 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尊重其真实意愿。
2. 收集有利证据: 经济能力:提供自己具有稳定经济来源和良好财务状况的证据,证明能为孩子提供稳定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生活环境:展示自己能为孩子提供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的证据,如住房条件、社区环境等。 照顾能力:提供自己过去照顾孩子的记录,如参与孩子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证据,证明自己有能力和意愿照顾孩子。 孩子意愿:如果孩子已满八周岁,应尊重其关于抚养权的真实意愿,并尝试收集相关证据。
3. 展示良好育儿观念: 强调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和规划,如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等。 展示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正面影响。
4. 寻求专业帮助: 可以考虑聘请律师或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他们可以提供法律建议和心理支持更好地准备和呈现证据。
5. 保持冷静和理性: 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冷静和理性至关重要。避免情绪化的行为或言论,以免影响法官的判断。
综上所述,争取孩子的抚养权需要充分了解法律规定,积极收集有利证据,展示良好的育儿观念和寻求专业帮助,同时保持冷静和理性。
诉讼离婚小孩抚养权怎么判? (二)
最佳答案诉讼离婚的时候,小孩的抚养权一般是根据孩子的年龄还进行判处的。如果孩子的年龄在两岁以下的情况的,就是判处给母亲进行抚养;如果是孩子在十岁的,要考虑孩子自己的意愿。 一、诉讼离婚小孩抚养权怎么判?
法院在判决时会按以下情况考虑将抚养权判给男方还是女方:
(一)子女在两周岁以下的,优先考虑女方;
(二)子女在两周岁十周岁以下的,优先考虑男女双方经济条件、生活环境等会对孩子成长有良好帮助的一方;
(三)子女在十周岁就会考虑孩子的意愿;
(四)一方长期在外,不能很好的尽到抚养义务的,会优先考虑另一方;
(五)如果其中一方已经拥有至少一个子女的抚养权,那么会优先考虑另一方;
(六)一方做了绝育手术另一方没做的,会优先考虑做了绝育手术的一方。
但是也不是死规定,属于优先考虑的情况。如果夫妻双方中一方存在过错的、有恶性传染病或者重大疾病、精神问题的、存在生活恶习不良嗜好等,一般会判给另一方。
同时上述的情况中,有较大几率争取抚养权却不争取、而另一方争取的,一般是判给争取的一方。
二、先离婚还是先争夺抚养权?
离婚主要有2种方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对协议离婚来说,“双方自愿”是基本条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是必要条件。如果双方对子女抚养权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也就没有办法协议离婚,那么只能选择诉讼离婚。
在诉讼离婚过程中,二者并没有必然的先后关系,法院判决离婚的同时,根据相关事实对子女的抚养权归属问题也会一并进行裁决。
三、抚养权和监护权是一样的吗?
(一)监护权从法理上区分,属于亲属法中的身份权,但是,监护制度更强调的是国家对个人的强制性和个人对家庭和社会利益的服从性。从这个意义来讲,监护具有公法上的义务属性似乎更为妥当。
(二)抚养权问题,一般多作为义务对待,但是它也是一种权利,而且是和人身密切相关的权利,它基于血亲(包括拟制血亲)而产生。民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一般都是对等的,但抚养权是例外之一,生父母不对子女尽抚养义务,其亲生子女不能以此为理由不承担赡养义务,抚养权的权利和义务是基于血亲而产生的。
抚养权和监护权是两种概念,抚养权是重于监护权的。如果一方没有抚养权,但是不代表该方没有监护权。诉讼离婚和还早呢更多抚养权是同时进行的,而不是分开的。
法院诉讼离婚孩子该判给谁 (三)
最佳答案法院诉讼离婚时,孩子的抚养权判决主要依据以下原则:
子女未满两周岁:一般判给母亲。这是基于未满两周岁的子女在生理和心理上对母亲的依赖更为强烈,因此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子女已满两周岁但未满八周岁:法院应当根据父母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进行判决。这包括但不限于父母的抚养能力、经济状况、生活环境、教育背景等因素。
子女已满八周岁:在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原则的基础上,应当尊重子女的真实意愿。这意味着法院在判决时会考虑子女的自主选择,尽量满足其对于抚养人的偏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明确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同时,该条款也详细规定了不同年龄段子女抚养权判决的原则。
诉讼离婚可以让孩子选择跟着哪一方一起生活吗 (四)
最佳答案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判决孩子抚养权归属时,如果孩子达到八周岁的,应该听取孩子的意见,孩子意见影响是非常大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2、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3、对两周岁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4、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5、父母双方对十周岁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无论你的行为是对是错,你都需要一个准则,一个你的行为应该遵循的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你的行为举止。了解完离婚诉讼中应怎样争取孩子的抚养权,法构网相信你明白很多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