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罪量刑标准

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罪量刑标准

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罪,作为侵犯财产权利的一种犯罪行为,在法律上有着明确的规定和量刑标准。本文将深入探讨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罪的量刑标准,以期为公众提供一个全面的法律认识。

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罪量刑标准

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罪的量刑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财物的价值、情节的严重程度以及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定。

首先,从财物的价值角度来看,若故意毁坏的财物价值达到一定的数额标准,即可构成犯罪。具体而言,若毁坏财物价值在5000元到2万元及,且情节严重,犯罪嫌疑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的处罚。而当毁坏财物价值攀升至3万元到10万元及,且情节特别严重时,刑罚将更加严厉,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价值标准并非全国统一,不同地区的具体数额可能有所差异,需参照当地司法实践。

其次,情节的严重程度也是量刑的重要考量因素。情节严重通常包括多次故意毁坏财物、纠集他人共同实施毁坏行为,以及在公共场合故意毁坏财物等情形。这些行为不仅给被害人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还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构成了威胁,因此法律对此类行为予以严惩。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罪的认定,还需考察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即犯罪嫌疑人是否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他人财物受损,仍积极实施该行为。例如,出于报复心理故意砸坏他人汽车玻璃,就属于典型的故意损坏他人财物行为。

从轻与从重处罚情节

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罪的量刑并非绝对,还存在着从轻与从重处罚的情节。

从轻情节主要包括:犯罪情节轻微,如毁坏财物数额较小,手段不恶劣;主动赔偿,即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后主动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获得被害人谅解;自首,即犯罪嫌疑人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立功,如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以及未成年人犯罪,考虑其心智尚未成熟,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从重处罚情节则可能包括:累犯,即犯罪嫌疑人曾因故意毁坏财物罪或其他犯罪受过刑事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一定期限内再犯此罪的;以及纠集多人共同实施毁坏行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等。

注意事项

在面对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罪时,公众应保持冷静和理性。首先,应尽量避免冲突和矛盾,以减少此类犯罪的发生。其次,若不幸遭遇此类犯罪,应及时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以便司法机关依法查处。最后,应增强法律意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以便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正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损害他人财物200元受什么处罚 (一)

贡献者回答故意损毁他人财物200元的治安处罚标准一般是五日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故意毁坏财物罪数额认定标准是什么

1、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3年7年以下有期徒刑。”

2、与其他侵犯财产罪一样,数额大小是决定故意毁坏财物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量刑轻重的决定性因素。但是,故意毁坏财物罪中数额的含义与盗窃罪、抢劫罪中数额的含义是完全一致,还是具有自己不同的含义,却是一个尚未明确的问题。

二、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1、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的;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的;

(三)纠集三人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2、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立案标准,相关司法解释作出了规定,被害人的财物被故意损毁的,可以向当地的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认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就会立案进行侦查。

故意毁坏他人财物金额在5000元以下不予立案。但可能受到行政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罪立案标准

1、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的;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的;

(三)纠集三人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2、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希望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故意损毁他人财物罪量刑标准包括什么? (二)

贡献者回答如果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的,没有达到定罪标准的,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规定,会被给予行政处罚。如果构成犯罪的,会被追究刑事责任。那么,故意损毁他人财物罪量刑标准包括什么呢

1、量刑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决定判处的刑罚。

2、量刑既要考虑被告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又要考虑被告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实现惩罚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3、量刑应当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确保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4、量刑要客观、全面把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治安形势的变化,确保《刑法》任务的实现;对于同一地区同一时期,案情相近或相似的案件,所判处的刑罚应当基本均衡。

一、侵犯财产权的行为有哪些

(一)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处罚中涉及到财产损害的可分为两类:财产罚和行为罚损害赔偿。

(二)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

(三)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除依法缴纳正常税金和履行正常征收义务外,不再负担任何缴纳义务,即行政机关不得随意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征收权。

(四)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此项概括式规定,凡涉及到有关财产权损害的,只要符合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受害人均可请求行政赔偿。

二、故意毁坏财物罪犯罪构成有什么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犯罪对象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公私财物,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动产、不动产等等。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毁灭,是指用焚烧、摔砸等方法使物品全部丧失其价值或使用价值;损坏,是指使物品部分丧失其价值或使用价值。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目的不是非法获取财物而是将财物毁坏。

对于一些行为,不管是故意的还是过失的,其实是会被认定为犯罪的,但有些却不是这样。其中就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来看,要求必须是在故意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成立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另外,法律方面也有规定,一般主体就能够构成此罪,但只能由自然人构成。

故意损坏他人财物已超到5000元会不会坐牢 (三)

贡献者回答故意损坏他人财物已经超过5000元会坐牢的。

按”故意毁坏财物罪“处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5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判处3年7年以下有期徒刑。“

追诉标准: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的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的

(三)纠集三人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问题所述行为符合第二款的描述,应立案追诉。

“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对比和分析

故意毁坏财物罪和寻衅滋事罪之所以存在可能混淆的情况,就在于这两罪的犯罪行为方式上有重合的地方。

1、客体

(1)故意毁坏财物罪:公私财产所有权

(2)侵犯财产权的寻衅滋事罪:公共秩序、他人财产权利

2、客观方面

(1)故意毁坏财物罪:毁坏财物(数额较大情节严重;数额巨大情节特别严重)

(2)侵犯财产权的寻衅滋事罪: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

3、主体

(1)故意毁坏财物罪:一般    

(2)侵犯财产权的寻衅滋事罪:一般

4、主观方面

(1)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

(2)侵犯财产权的寻衅滋事罪:故意

仅从犯罪构成的四个方面来看,故意毁坏财物罪和侵犯财产型的寻衅滋事罪之间几乎没有不同。

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故意毁坏财物罪中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区分了两个量刑档次。

故而,故意毁坏财物的行为如果在数额或情节上达到某种程度,为了贯彻罪责刑向适应的原则,应该将其确定为故意毁坏财物罪。

但这并不是说所有数额不是很大的故意毁坏财物行为都应该定为寻衅滋事罪。单纯从数额和情节上区分这两罪是不妥当的。笔者认为此种情况下,区分两者的关键应该在于犯罪的对象和动机。

派出所故意损毁他人财物立案后怎么处罚 (四)

贡献者回答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的罪行,一旦被立案的话,如果确认构成刑事犯罪,那么量刑标准在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涉及的金额巨大或者是情节非常严重的话,那么量刑标准是在3~7年的有期徒刑。 犯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7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特别严重”,是指毁坏个人财物,导致他人精神失常的;破坏生产、经营设备设施,造成停产或经营停止,引起重大损失;破坏手段极其恶劣的;等等。

故意毁坏财物罪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犯罪对象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公私财物,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动产、不动产等等。但是,如果行为人所故意毁坏的是《刑法》另有规定的某些特定财物,危害其他客体要件的,应按《刑法》有关规定处理。例如,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备、易燃易爆设备、广播电视、电信设施等危害公共安全的,按有关罪名论处。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毁灭,是指用焚烧、摔砸等方法使物品全部丧失其价值或使用价值;损坏,是指使物品部分丧失其价值或使用价值。毁坏公私财物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但是,如果行为人使用放火、决水、投毒、爆炸等危险方法破坏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以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有关犯罪论处。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行为,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才构成犯罪。所谓情节严重,是指毁坏重要物品损失严重的,毁坏手段特别恶劣的;毁坏物品引起严重后果的;动机卑鄙企图嫁祸于人的,等等。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情节较轻的,是一般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3条规定,处15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同时按该条例第8条规定,责令行为人赔偿损失。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目的不是非法获取财物而是将财物毁坏。这是侵犯财产罪中毁财型犯罪与其他贪利型犯罪的根本区别。犯罪动机各种各样,一般是出于个人报复或妒嫉等心理。除《刑法》特别规定的失火、过失决水、过失爆炸以及过失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备、易燃易爆设备、广播电视、电信设施等犯罪需按有关条文追究刑事责任外,过失毁坏公私财物的,不构成犯罪,属于民事赔偿问题。

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的行为,如果情节不严重的话,没有构成刑事立案标准的情况下,一般是需要进行治安处罚,但是如果已经构成了刑事立案的标准的话,量刑最高标准是在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一般是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罪故意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法构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