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清华“铊中毒”受害者朱令去世,没有人知道她还有个亲姐姐【吴今】当年也离奇坠崖
- 2、清华朱令铊中毒案:若凶手不是孙维(孙释颜),真凶或许超乎想象
- 3、“清华女生朱令中毒案”进展如何了?还有孙维孙释颜哪?
- 4、朱令铊中毒事件中谁是犯罪嫌疑人?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相关解答:
清华“铊中毒”受害者朱令去世,没有人知道她还有个亲姐姐【吴今】当年也离奇坠崖 (一)

优质回答受害者朱令的父亲是吴承之,母亲是朱明新,姐姐是吴今。
吴承之,上海人,1940年出生,1959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退休前曾任国家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是朱令事件主人公朱令的父亲。
朱明新,是清华大学投毒案受害者朱令的母亲。
朱令铊中毒后,日常起居主要由父亲吴承之和母亲朱明新照顾。
2004年,朱明新从椅子上摔下去导致脑出血,头顶补上了一块巴掌大的钛合金板。
女儿吴今,精通芭蕾、钢琴、英文,曾以北京市前十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生物系,1987年,吴今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生物系,在1989年4月,和同学在野三坡春游时,失足坠崖离世。
女儿朱令,从小学到高中一路保送,直至上到清华。她是北京市二级游泳运动员,擅长古琴。1992年考入清华大学。1994年铊中毒后,朱令幸存下来,终日卧床。2023年12月22日,在北京去世。
吴今案件回顾:1987年,吴今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生物系,在那个年代能考上北京大学,简直就是荣誉,毕业后还可以分配工作。1989年4月1日这一天,吴今和班上十几个同学逃课,从北京出发前往100公里以外的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境内的野三坡春游。
等到第二天上课,大家还是没有发觉吴今本人,像吴今这样的学习狂,上周六逃课已经是极限,不可能连续逃课,大家终于发觉不对劲,赶忙联系了吴今父母。
当天上午吴今父母和吴今同班同学先在学校里找,下午他们又跑去涞水县他们游玩过的地方查找了一遍,还是没见到吴今本人。
奇特的是,第二天涞水县附近的村民在小山坡底下发觉了吴今的尸体,这个地方第一天吴今父母和吴今同学也走过,没发觉她的人。
奇特二:根据当时的同学回忆,他在崖底发觉吴今的时候吴今身上没有发觉明显的摔伤痕迹,手指夹缝隙上也没有坠崖时抓树枝或者泥土的痕迹,从20米左右的山崖坠下,脸上一点血丝也没有,而且吴今尸体完全没有像已经出事三天的样子。
奇特三:吴今随身佩戴的电子表时间停留在10点多,那天早上的班车正好是10点多,按照从小山坡到火车站,时间根本不可能够用。
奇特四:这个小山坡离吴今跟上午一起出来游玩的同学距离不远,当天吴今跟同学道别,如果是在这里坠崖,其他同学都应该听得到声音。
奇特五:吴今当天穿的是紫色衣服很显眼,发觉她时是躺在一块石头上,这么明显的为什么吴今父母和吴今同学过来找的时候没发觉,还是吴今当时的表情像睡着,面容安详,衣服整齐,根本不想坠崖。
奇特六:吴今当天和同学道别的时候随身携带着行李,如果是坠崖,吴今的行李应该是在她旁边,至今找不到吴今的行李。
奇特七:吴今当天借口离开不是去找上午返校的同学,那么这中间她去了哪里,见了哪个人?而且这个人吴今要瞒着所有同学。
后来警方问吴今同学要了吴今的生前日记、书本、纸张,查查吴今是情感纠纷还是其他原因。
有人说吴今头部上的伤是吴今死之后嫌疑人用钝器打伤制造的假象。
其实那时候想查吴今的死亡原因也很简单,当时的法医征求吴今父母,解剖吴今尸体,吴今父母拒绝了,他们接受不了自己的女儿死后还不能安生。
他们宁愿接受自己的女儿是意外坠崖身亡。
所以,吴今当时去见了谁,到底经历了哪些,至今是一个谜。
【朱令】铊中毒案件回顾:1994年11月24日起,朱令开始出现奇怪的中毒症状:起先是肚子疼,吃不下饭;接着(12月5日)胃部不舒服;最后(12月8日)她的头发开始脱落,并在几天内掉光。12月23日,朱令入住北京市同仁医院消化内科病房,虽然没有查出病因,但住院一个月以后,朱令的病情得到缓解,并长出了头发,于1995年1月23日出院。
1995年2月20日,寒假结束,新学期开始,朱令返校。
1995年3月6日,朱令的病情恶化,她的腿疼痛很厉害,并感到眩晕,朱令父母将其送往北医三院求治。
1995年3月9日,朱令父母带朱令到协和医院的神经内科专家门诊,李舜伟教授接诊后,告诉朱令的母亲“太像60年代清华大学的一例铊盐中毒病例了”。但是由于朱令否认有铊盐接触史,并且协和医院不具备做该项化验的条件,协和医院没有进行铊中毒的检测。
1995年3月15日,她的症状加重,开始出现面部肌肉麻痹、眼肌麻痹、自主呼吸消失,朱令住进协和医院的神经内科病房,协和医院按照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神经根神经炎诊治。
1995年3月23日,朱令中枢性呼吸衰竭,协和医院采取了气管切开术。
1995年3月24日,协和医院开始对朱令采取血浆置换疗法,前后8次,每次均在1000毫升,有些人认为这对未确诊的情况下维持朱令的生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朱令感染上了丙肝。
1995年3月26日,朱令被送入协和医院的重症监护室(ICU),依靠呼吸机维持呼吸。
1995年3月28日陷入昏迷状态,直到8月31日苏醒,朱令共昏迷长达5个月。
1995年4月28日被确认为铊盐中毒。同年5月5日,清华大学保卫部报案。因从朱令令出现中毒症状到公安机关接报案件,时间已近半年。北京市公安局接报后经过侦查发现,相关场所没有监控设施,犯罪痕迹物证已经灭失,尽管办案人员尽了最大努力,采取了当时能够使用的各种刑事侦查措施,仍未获取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直接证据。
协和医院对朱令进行了多项检测(包括艾滋病病毒HIV,脊髓穿刺,核磁共振,免疫系统,化学物质中毒,抗核抗体,核抗原抗体和莱姆病等),但除了莱姆病以外,其它项目的化验结果皆为阴性。
根据互联网的反馈以及陈震阳1995年4月28日的化验结果,朱令开始服用对症药普鲁士蓝,服用当天,血液中的铊离子浓度开始下降,这是朱令到协和医院求诊的第50天,一个月后(一说10天),体内的铊被排出。但是,由于铊离子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太长,朱令的神经系统遭到严重损害,视觉几乎完全丧失,肌体功能也受到严重损伤,且仍处在昏迷中。
调查结果:朱令同宿舍的同班同学孙维,被警方认定为是唯一能够合法取得铊盐并且跟朱令接近的人。经过详细调查,警方正式将其列为投毒的犯罪嫌疑人。孙维的祖父孙越崎和伯父孙孚凌在民主党派和政协担任要职,而正是显赫的家庭背景,被认为是本案件的调查不能顺利进行的原因。
吴承之和朱明新的两个优秀女儿都是离奇遇害,一死一残,全都是悬案,无法查清真实凶手。
都是大学入学第二年遭遇不测。
朱令父亲吴承之出来发声还是为了朱令现在的病情发声,大女儿的离去一口不提。
这种一对女儿双双遭遇离奇不测、无法破案的概率简直低的可怕……
吴,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朱家……
吴承之和朱明新到底接触了什么惊天机密?
迫害?间谍?威胁?案件后期沉默的北京警方……本是很容易破获的案件……
最后一个女儿活到了50岁……吴承之言语之间已经满足……
似乎吴朱家人被针对……真相好像被永久封入看不清摸不透的铁雾之中……
重金属【铊】是克格勃常用的毒剂之一,苏联解体后克格勃改名俄罗斯联邦安全局。
清华朱令铊中毒案:若凶手不是孙维(孙释颜),真凶或许超乎想象 (二)
优质回答若凶手不是孙维,真凶的身份确实可能超乎想象。以下是几个可能的考虑点:
真凶可能拥有复杂的背景:考虑到朱令中毒案件的离奇和复杂性,真凶可能拥有较为复杂的背景,这包括但不限于政治、商界或其他社会影响力较大的领域。这样的背景或许能帮助真凶在一定程度上掩盖罪行。
案件可能涉及内部矛盾或纷争:朱令所在的班级存在矛盾,且这些矛盾在毕业后仍未解决。这表明,班级内部可能存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纷争。真凶可能是与朱令有某种纠葛或利益冲突的同学或相关人员。
真凶可能具备作案条件和能力:由于朱令中毒事件发生在校园内,真凶很可能具备接近朱令并实施投毒的条件和能力。这可能包括与朱令亲近的人,如室友、同学或老师等。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具备条件的人都是潜在的真凶,只是强调了作案条件的重要性。
案件信息可能被隐瞒或掩盖:朱令家属曾要求公开案件进展,但警方拒绝了这一要求。这表明,案件信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隐瞒或掩盖。真凶可能利用某种手段或影响力来干扰案件的调查和公开,从而掩盖自己的罪行。
综上所述,若凶手不是孙维,真凶的身份确实可能超乎想象,涉及复杂的背景、内部矛盾、作案条件以及信息隐瞒等多个方面。这也进一步强调了追寻真相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清华女生朱令中毒案”进展如何了?还有孙维孙释颜哪? (三)
优质回答距离1994年清华大学砣盐投毒案已经过去了26年了,当年投毒案的唯一嫌疑人孙维现在早就离开了中国,也更改了姓名,成为了孙释颜,在美国过着新的生活。
而孙维作为唯一的犯罪嫌疑人,那么她的日子过得可谓是相当的艰苦。虽然她不一定是那个坑害朱令的人,但是她却是唯一一个被警方列为嫌疑人的人,虽然她没有被实锤,但是在很多网友的心中,她们就认为孙维就是那个凶手。
孙维在中国生活的压力很大,所以她无法忍受,在2006年改名换姓,成为了孙释颜。而即便她更换了姓名和出生日期,但是很多的人依然觉得她是犯罪凶手,认为她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掩人耳目而已。
她在毕业之后在中国的发展就受到了很多的限制,所以她在00年初就和一个美国人结婚了,而结婚之后的孙释颜不久也拿到了美国的绿卡,所以她和自己的老公两人就离开了中国,去往了美国发展了。
事情概括:
1994年底清华大学化学系三年级学生朱令出现了奇怪的中毒症状:秀发脱落、面肌瘫痪、发音含混、四肢无力,当时送往北京协和医院,医院束手无策,查不出病因,她的同学把她的情况译成英文发到互联网上求助,他们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回信2000多封,其中不少回信认为她是“铊”中毒,后经专家诊断证实。
犯罪动机:是她是当时唯一能接触到铊的人,和朱令同一宿舍,且有作案时间,其作案动机就是可能是嫉妒朱令古琴弹得好,使得自己没有在清华民乐团当主演的机会。
尽管当年摄入的铊剂量足以夺人性命,但是朱令却顽强地活了下来。
朱令铊中毒事件中谁是犯罪嫌疑人? (四)
优质回答孙释颜,原名孙维,女,汉族,清华大学92级物化2班学生,朱令铊中毒事件中官方认定的唯一犯罪嫌疑人,因为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及社会影响,所以没有发毕业证。
2006年初,随着社会舆论的加剧,此案昔日唯一的犯罪嫌疑人孙维(孙释颜的原名)更名为孙释颜,将原本1973年8月10日的出生日期更改为1973年10月12日。并用中学时期拍摄的身份照片办理了新的身份证件。
事件经过
1994年底清华大学化学系三年级学生朱令出现了奇怪的中毒症状:秀发脱落、面肌瘫痪、发音含混、四肢无力,当时查不出病因后经专家诊断证实是“铊”中毒。
孙释颜,朱令的同班同学,同宿舍好友,是朱令中毒案中唯一曾被公安局定为犯罪嫌疑人的人,其理由是她是当时唯一能接触到铊的人,和朱令同一宿舍,且有作案时间,其作案动机就是可能是嫉妒朱令古琴弹得好,使得自己没有在清华民乐团当主演的机会。
1995年5月7日,北京市公安局开始正式立案调查朱令铊中毒事件,朱令同宿舍的同班同学孙释颜,被警方将其列为投毒的犯罪嫌疑人。
1998年8月26日,公安机关宣布解除对孙释颜的嫌疑。而张捷律师说明,“解除犯罪嫌疑是指超过法定的期限,公安机关因没有确凿证据,于是依法解除了对犯罪嫌疑人的强制措施,但这并不意味着犯罪嫌疑人的嫌疑被排除” 。
内容参考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学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所学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法构网关于清华铊中毒案凶手是谁介绍就到这里,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