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管失职罪和污染环境罪的区别

环境监管失职罪和污染环境罪的区别

### 环境监管失职罪与污染环境罪的区别

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在刑法领域,环境监管失职罪与污染环境罪是两种重要的环境犯罪,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区别。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两种罪行的定义、构成要件及法律后果。

一、罪名定义及构成要件

环境监管失职罪

定义:环境监管失职罪是指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环境保护监管职责,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

构成要件:

1. 主体特定:构成本罪的主体必须是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

2. 主观过失:犯罪主体在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过失,即未能认真履行职责或者严重不负责任。

3. 严重后果:客观上必须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根据法律规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三十万元、造成人员死亡一人等情形即构成严重后果。

污染环境罪

定义: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

构成要件:

1. 主体广泛:污染环境罪的主体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单位可能出于追求经济利益等目的而违法排污,个人则可能因缺乏环保意识等因素实施污染行为。

2. 主观故意:犯罪主体在主观方面通常是出于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严重污染环境而为之。

3. 污染严重:客观上必须存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即排放、倾倒或处置特定有害物质,且污染程度达到严重标准,对环境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或具有造成严重损害的现实危险。

二、法律后果及处罚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法律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八条的规定,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情节特别严重,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后果的,还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刑事处罚。

污染环境罪的法律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的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此外,根据具体情节和危害程度,还可能面临其他附加刑或数罪并罚的情况。

三、两罪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监管失职罪与污染环境罪在罪名定义、构成要件及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前者侧重于对环境保护监管职责的失职行为,后者则关注于直接实施污染环

渎职罪有哪些类型 (一)

贡献者回答渎职罪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滥用职权型、玩忽职守型及徇私舞弊型渎职罪。

滥用职权型渎职罪主要包括: 滥用职权罪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私放在押人员罪 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 办理偷越国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 放行偷越国境人员罪 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这些罪行体现了公职人员在行使权力时的任意妄为,严重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和国家的利益。

玩忽职守型渎职罪主要包括: 玩忽职守罪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环境监管失职罪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商检失职罪 动植物检疫失职罪 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

这些罪行体现了公职人员在执行职责时的疏忽大意,对公共利益造成了损害。

徇私舞弊型渎职罪主要包括: 徇私枉法罪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 执行裁判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罪 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 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 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 放纵走私罪 商检徇私舞弊罪 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 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

这些罪行体现了公职人员在执行职责时以权谋私,严重损害了社会公正与公平。

渎职罪的34个罪名 (二)

贡献者回答渎职罪有滥用职权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私放在押人员罪,玩忽职守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执行裁判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罪等35个罪名。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公务活动的合法、公正、有效执行,从而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从而构成的犯罪。

一、根据渎职罪的客观表现形式,可以将渎职罪分为以下三类犯罪:

1、滥用职权型渎职罪。包括滥用职权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私放在押人员罪,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2、玩忽职守型渎职罪。包括玩忽职守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环境监管失职罪,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商检失职罪,动植物检疫失职罪,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

3、徇私舞弊型渎职罪。包括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执行裁判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罪,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放纵走私罪,商检徇私舞弊罪,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

二、渎职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渎职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渎职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在国家各级立法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各级司法机关、各级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不包括在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渎职罪的主观方面大多数出于故意,少数出于过失,故意与过失的具体内容因具体犯罪不同而不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渎职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不存在过失所为。 (三)

贡献者回答【答案】:×

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渎职罪的主观方面大多数出于故意,少数出于过失。故意与过失的具体内容因具体犯罪不同而不同。如玩忽职守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环境监管失职罪,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商检失职罪,动植物检疫失职罪,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这些渎职类犯罪都属于过失犯罪。故本题说法错误。

渎职罪的种类是什么 (四)

贡献者回答渎职罪的种类主要分为三大类:

涉及办理偷越国境及阻碍解救类渎职罪:

办理偷越国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放行偷越国境人员罪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玩忽职守型渎职罪:

玩忽职守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环境监管失职罪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商检失职罪动植物检疫失职罪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

徇私舞弊型渎职罪: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执行裁判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放纵走私罪商检徇私舞弊罪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

渎职罪和失职罪有什么区别 (五)

贡献者回答刑法作为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作用不仅在于惩处犯罪,还旨在预防和保障社会秩序。在刑法中,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尤为严格,涉及渎职罪和失职罪的区分。渎职罪是个总称,它指的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徇私舞弊,对国家机关正常运作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国家和人民利益受损的行为。失职罪则是一个具体的罪名类别,通常与刑法分则的第九章相关,包括如使在押人员脱逃、合同履行失职、环境监管失职等多种具体罪行。

渎职罪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犯罪主体限于特定群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观上可能涉及故意或过失,犯罪行为直接影响国家机关的正常职能;而失职罪则是针对具体职务行为的疏忽或不当,如环保监管失职、食品安全监管失职等。无论是渎职还是失职,其行为都与职务相关,对国家利益造成损害。

例如,《刑法》第四百零六条和第四百零八条、第四百零八条之一中详细规定了因失职或渎职导致国家利益重大损失或环境、食品安全事故的刑事责任。理解这些法律规定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区分这两种罪行。

总的来说,渎职罪和失职罪在刑法中的区别主要在于定义、犯罪主体、行为方式以及具体罪名的分类。通过熟悉这些规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相关法律问题。如有进一步疑问,可以访问我们的网站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人天天都会学到一点东西,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从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环境监管失职罪。如需更深入了解,可以看看法构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