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诈骗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于诈骗金额的量刑标准,法律有着明确的规定。一般来说,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被视为“数额较大”,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认定为“数额巨大”,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当诈骗公私财物价值达到五十万元以上时,则被视为“
诈骗金额量刑标准是多少 (一)

答诈骗金额量刑标准如下:
数额较大: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此时,将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对于这种情况,将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注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上述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因此,具体量刑标准可能因地区而异。
诈骗罪数额较大的标准是多少 (二)
答诈骗罪在法律上分为三个等级,分别针对数额大小设定刑罚。当诈骗的数额较大时,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需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金额范围为二万元至二十万元。
针对数额巨大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诈骗行为,刑罚提升至五年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罚金范围调整为五万元至五十万元。
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或是伴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时,将面临十年有期徒刑直至无期徒刑的处罚,罚金则为五万元至五十万元,或并处没收财产。如诈骗数额特别巨大且对国家及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害,将面临无期徒刑或死刑,并没收财产。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4年4月8日起施行),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及三万元至十万元、五十万元的,应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诈骗罪数额较大,巨大,特别巨大的标准 (三)
答法律分析:(一)数额较大标准: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000元-10000元的,属于“数额较大”。(二)数额巨大标准: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0000元-100000元的,属于“数额巨大”。(三)数额特别巨大标准:个人诈骗公私财物500000元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三万元至十万元、五十万元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一般经济诈骗罪金额达到多少可以立案,立案的标准是什么? (四)
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那么,一般经济诈骗罪金额达到多少可以立案,立案的标准是什么?
网友咨询:诈骗罪的立案金额是多少?
重庆淼海律师事务所袁晓波律师解答:
首先我国《刑法》中并没有经济诈骗的说法。一般诈骗罪的立案金额是3千元。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五十万元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袁晓波律师解析:
诈骗罪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违法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已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
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认识。
再次,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财产处分包括处分行为与处分意思,作出这样的要求是为了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
最后,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根据2010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监察委员会第49次会议通过最新司法解释,诈骗罪的数额较大,以三千元至一万元为起点。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诈骗罪并不限于骗取有体物,还包括骗取无形物与财产性利益。根据刑法第2l0条的有关规定,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门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成立诈骗罪。
2006年执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诈骗数额较大是多少钱,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法构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