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大学生被判刑

肯德基大学生被判刑

肯德基大学生因利用系统漏洞被判刑引热议

在2021年,一起关于大学生利用肯德基客户端系统漏洞进行诈骗的案件引爆了社会舆论。五名在校大学生因利用肯德基APP客户端和微信客户端之间数据不同步的漏洞,免费“吃”肯德基并转售获利,最终被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这起事件不仅让人们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出了质疑,也引发了关于技术漏洞与法律责任之间界限的广泛讨论。

案件始末:大学生发现漏洞并实施诈骗

这起案件的起因要追溯到2018年4月,当时江苏某大学的在校生徐某在使用肯德基客户端点餐时,无意间发现了两个“生财小门道”。他首先发现,在APP客户端用套餐兑换券下单后,进入待支付状态但不实际支付,随后在微信客户端对兑换券进行退款操作,再取消APP上的订单,竟能重新获取兑换券。此外,他还发现可以先在APP客户端用兑换券下单但暂不支付,然后在微信客户端退掉兑换券,再回到APP支付,即可成功获得取餐码。发现这些漏洞后,徐某不仅自己利用这些方法进行免费点餐,还将诈骗得来的套餐产品低价出售给他人,从中非法获利。更令人震惊的是,他还将这种方法传授给了丁某等四名同学。

法律裁决:诈骗罪成立,五人被判有期徒刑

截至2018年10月案发,徐某的行为已造成肯德基品牌所属的百胜公司损失5.8万余元,丁某等四人共造成损失0.89万元至4.7万元不等。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五名被告人明知肯德基APP和微信自助点餐系统存在数据不同步的漏洞,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虚假交易,进而非法获取财物,其行为构成诈骗罪。徐某因诈骗数额巨大并传授他人犯罪方法,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千元;另因传授犯罪方法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六千元。丁某等四人也因相同案由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至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千元至一千元不等的刑罚。

社会反响:法律与技术漏洞的边界探讨

这起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许多网友对五名大学生的行为表示谴责,认为他们利用技术漏洞进行诈骗是违法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这也引发了人们对技术漏洞与法律责任之间界限的深入思考。有观点认为,虽然这些大学生利用了系统的漏洞,但他们的行为仍然具有欺骗性,隐瞒了已下单或取消订单的事实,从而造成了肯德基公司的财产损失。因此,他们的行为构成诈骗罪是合理的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大学生利用漏洞免费吃肯德基获刑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法构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