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获利10万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 2、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治安处罚标准是什么
- 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量刑幅度
- 4、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政处罚是怎样的
- 5、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政处罚
本文导航,以下是目录: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获利10万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一)

答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获利10万的处罚标准是:一般是需要根据犯罪的金额以及情节的严重性来进行量刑。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盗窃罪;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如何认定
依修正案,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责任。但何为“情节严重”,尚无明确的规定可循。从立法背景看,近年来,公民信息广为泄露,网络上出现了公开兜售各类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搜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专业户”,对公民个人隐私及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利用刑罚手段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实属必要。但刑罚手段有其特殊的适用范围,并非一切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的行为均应受到刑罚处罚。
有学者认为,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一般是指,出售信息获利较大,出售或提供多人信息,多次出售或提供信息,以及出售、提供信息后给公民造成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到公民的正常生活,或被用于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与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侵犯的法益相同,社会危害性相近,所以刑罚配置亦相同。二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主体和客观行为。参考学者观点,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情节严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判断:
一是获取信息数量较大,或是获取信息次数较多;
二是利用所获信息从中获利,数额较大;
三是获取信息后用于违法犯罪活动;四是给公民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或恶劣影响。
人民法院在进行处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行为的时候,一般是需要根据犯罪的金额以及情节的严重性来进行量刑。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10万的金额来说,一般是会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罚款以及刑事处罚的。另外,在量刑的时候,一般还要考虑是否存在恶意买卖行为。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治安处罚标准是什么 (二)
答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治安处罚标准通常是500元以下罚款或者5日以下拘留,如果情节较重,治安拘留的时间是5日到10日,公安机关可以并处500元以下行政罚款,公民个人信息属于个人隐私,散布、窃听他人隐私都是违法的。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治安处罚标准是什么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治安处罚标准,一般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六)偷窥、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构成刑事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的;
(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的;
(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的;
(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七)违法所得五千元的;
(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的;
(九)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民事责任有哪些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赔偿损失;
(七)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八)赔礼道歉。
事实上,如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情节非常严重,比如通过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所得在5000元,非法出售或提供公民的行踪信息,财产信息等信息在50条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被别人用于刑事犯罪的,侵权人已经涉嫌刑事犯罪。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量刑幅度 (三)
答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量刑幅度如下:
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具体情形包括但不限于: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其他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违法所得五千元等。
情节特别严重: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具体情形包括但不限于: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的公民个人信息数量或数额达到情节严重标准十倍等。
从重处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将依照上述情节严重或情节特别严重的规定从重处罚。
单位犯罪:单位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各款的规定处罚。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政处罚是怎样的 (四)
答法律分析: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九条 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十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有前两款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政处罚 (五)
答法律分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九条规定, 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十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有前两款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相信关于侵害公民个人信息,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获利5万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法构网的其他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