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买卖个人信息的行为愈发猖獗,这种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个人隐私,还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犯罪后果。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买卖信息罪的量刑标准相当严格。对于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一旦情节严重,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处罚;情节特别严重者,更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律的严惩旨在保护每个人的信息安全,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 1、买卖信息罪量刑标准
- 2、买卖公民信息罪量刑标准
- 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量刑标准
- 4、买个人信息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本文提供了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买卖信息罪量刑标准 (一)

答买卖信息罪的量刑标准,具体如下:
1、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相关的法律规定从重处罚。
买卖信息罪的立案标准,具体如下:
1、买卖公民信息涉嫌触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如果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2、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并向其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3、违法所得五千元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买卖公民信息罪量刑标准 (二)
答买卖公民信息罪的量刑标准主要分为以下两个层次:
情节严重:
定义:指的是违法获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获利达到5000元的行为。量刑:司法机关会依法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情节特别严重:
定义:在特定情况下,买卖公民信息行为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如导致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极端情况的发生,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恶劣社会影响。量刑:司法机关会依法判处3至7年有期徒刑,并可能附加罚金等处罚。
总结:买卖公民信息罪的量刑标准主要依据行为的严重程度而定,旨在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与公平正义。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量刑标准 (三)
答量刑标准如下:
情节严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则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最新的司法解释中,对于“情节严重”的具体定义有所细化,例如:如果非法购买、收受的公民个人信息获利五万元,或者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购买、收受公民个人信息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如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或者数量或数额达到一定标准的十倍,也应认定为“情节严重”。
买个人信息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四)
答根据买个人信息罪量刑标准的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随着网络的发展,现在个人信息也逐渐透明化了,个人信息属于我们的隐私,如果我们的个人信息泄露了,对我们的生活会带来很多影响,那么关于这方面法律是怎么量刑呢?
一、买个人信息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根据买个人信息罪量刑标准的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可以得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定刑是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取保候审的申请是有条件的,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才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行为人满足条件时是可以取保候审的。
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认定
1、公民个人信息的特征
(1)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或是一经取得、使用即具有专属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纹等,后者如身份证编号、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承载了公民的个体特征,甚至各项权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获取,必然导致公民时刻处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险状态。
(3)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请求为前提。除非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泄露、获取其个人信息。
2、非法手段的认定
(1)、违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实意思表示;
(2)、信息获取者无权了解、接触相关公民个人信息;
(3)、信息获取的手段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
3、情节严重的认定
依修正案,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方可追 究刑事责任。但何为“情节严重”,尚无明确的规定可循。从立法背景看,近年来,公民信息广为泄露,网络上出现了公开兜售各类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社会上甚 至出现了搜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专业户”,对公民个人隐私及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利用刑罚手段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实属必要。但刑 罚手段有其特殊的适用范围,并非一切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的行为均应受到刑罚处罚。
《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生命空间、私密空间、私密信息。
公民的个人信息之中,包含了很多个人隐私,对于这些信息若是民事主体个人没有公布,但是其他的主体处于获得财产利益,或者是希望他人的信息曝光等心理,贩卖他人个人信息的,一经发现此种行为的存在,那么该民事主体就会受到处罚。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买信息罪量刑标准,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法构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