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罪和逃税罪的区别是什么 (一)

偷税罪和逃税罪的区别是什么

一、偷税罪和逃税罪的区别是什么

1、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偷税罪: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纳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偷税罪、漏税罪、逃税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有关规定,纳税人进行偷税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偷税数额在一万元,并且偷税数额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的百分之十的;

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偷税受过行政处罚二次,又偷税的。

偷税罪和逃税罪有什么区别 (二)

偷税罪与逃税罪是两种不同的犯罪类型,主要区别在于主观故意和手段上。

逃税罪的犯罪主体主观上存在直接故意,他们通过欺骗、隐瞒等手段,试图逃避纳税义务,从而获得非法的经济利益。这种行为通常表现为虚构收入、虚假申报、故意漏报或瞒报财务信息等。

相比之下,漏税罪的犯罪主体主观上并无不缴或少缴税款的故意。他们之所以造成少缴或不缴税款的结果,往往是因为工作上的疏忽、错误理解税法、计算失误或其他客观原因,而不是出于故意。漏税罪没有欺骗性或隐瞒性特点,其行为更加客观。

从法律角度分析,偷税罪和逃税罪的处罚力度通常不同。偷税罪由于涉及主观故意和欺骗手段,法律对其处罚更为严厉。而漏税罪则因其主观故意不足,处罚相对较轻。在司法实践中,区分两者的关键在于犯罪主体的主观状态和实施行为的手段。

综上所述,偷税罪与逃税罪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主体的主观故意程度以及实施手段。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和应对相关法律问题。

偷税和逃税的区别 (三)

一、偷税和逃税的区别

1、偷税和逃税的区别如下:

(1)逃税:主观上出于直接故意,并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逃避纳税义务,牟取非法的经济利益;

(2)漏税:主观上并不具有不缴或少缴故意,客观上不存在弄虚作假等手段,不具有欺骗性或隐瞒性的特点,造成少缴或不缴的结果,往往是由于工作上的过失或其他客观原因。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的除外。

二、逃税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

2、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的;

3、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五万元的;

综上所述,自刑法修订案颁布后,偷税罪这个罪名取消,被逃税罪代替,因此,逃税罪和偷税罪的区别是没有的,两者只是逃税犯罪在不同时期的叫法。根据刑法规定,企业采取欺骗手段,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的,会被公安机关追究法律责任,企业负责人也会受到刑罚。

逃税罪和偷税罪有什么区别? (四)

逃税罪和偷税罪在实质上并无区别,主要区别在于称谓的变化。以下是关于逃税罪的详细说明:

1. 定义: 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用欺骗、隐瞒等不法手段,虚假申报纳税信息,或故意不申报,以逃避应承担的税款。

2. 构成要件: 行为手段:采用欺骗、隐瞒等不法手段。 税款数额:逃税的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的10%。 主体范围:不仅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若采取同样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税款,数额较大,亦会被认定为逃税罪。

3. 处罚规定: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逃税罪的处罚分为两类: 数额较大的逃税行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附加罚金。 数额巨大,达到应纳税额30%的逃税行为,判处三年至七年的有期徒刑,并附加罚金。 对于多次实施逃税行为且未受处理的,累计数额计算处罚。

4. 刑事责任豁免条件: 逃税行为一旦被税务机关依法通知追缴,若补缴应纳税款、滞纳金,并已接受过行政处罚,一般不会再被追究刑事责任。 但若五年内因逃税行为受过刑事处罚或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行政处罚,则可能仍面临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逃税罪是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采用欺骗、隐瞒手段逃避税款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处罚规定及刑事责任豁免条件均有明确规定。

明白了逃税罪和偷税罪两者有什么区别?的一些关键内容,希望能够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丝便捷,倘若你要认识和深入了解其他内容,可以点击法构网的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