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是刑事案件吗 (一)

贡献者回答【法律分析】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经济犯罪是属于刑事案件,经济犯罪的一般是违反破坏经济秩序、金融秩序等的犯罪,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经侦科主要负责什么案件 (二)
贡献者回答一、经侦科主要负责的经济犯罪案件
1. 公安经侦部门是专门负责国内经济案件侦查的部门。其职责包括:组织、指导、协调当地公安机关侦办经济犯罪案件;参与或直接侦办重、特大经济犯罪案件;指导、检查、监督当地的经济犯罪情况,分析研究经济犯罪的动态,提出防范和打击经济犯罪对策;指导当地的金融、财税部门和其他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要害单位开展安全防范工作。
二、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三、经侦科立案金额标准
公安局经济侦查大队负责国内经济案件的侦查工作,其立案的最低数额根据不同罪名和地区标准而异。例如,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损害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利益的,数额在五千元即可立案。单位行贿价值二十万元也会被立案追诉。
经济犯罪案件立案标准 (三)
贡献者回答经济犯罪案件立案标准分为一般案件和重大案件两种,一般案件必须达到50万元,或者涉及5万元的公共财物;重大案件必须达到500万元,或者涉及50万元的公共财物。另外还需要考虑犯罪的性质、危害程度等因素。
经济犯罪属于刑事犯罪范畴,其立案标准是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经济犯罪案件分为一般案件和重大案件两种。一般案件的立案标准为:涉及金额达到50万元,或者涉及5万元的公共财物。此外,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如犯罪的性质、亏损的程度、影响的范围和个人的身份等。重大案件的立案标准为:涉及金额达到500万元,或者涉及50万元的公共财物。同样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如犯罪的性质、危害程度、社会影响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中,不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标准和具体操作规定。例如,一些地区还规定了特定的经济犯罪行为(如虚开发票、非法集资等)的立案标准。
对于涉及金额在标准之下的经济犯罪行为,是否可以不予立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接获报案后,应当及时立案查处犯罪行为。即使涉及金额未达到正式立案标准,也应当进行调查取证。如果认定存在犯罪事实,应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或者作出不起诉决定。
经济犯罪案件立案标准是根据涉案金额以及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的。任何涉嫌违法犯罪行为都应当及时立案查处,如果存在犯罪事实,则应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条 公安机关应当依法立案查处违法犯罪行为,对于涉及刑事责任的行为,应当及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或者作出不起诉决定。
经济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是什么 (四)
贡献者回答经济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主要依据《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七条,具体如下:
1. 认为有犯罪事实: 公安机关在立案审查过程中,必须首先确认存在涉嫌经济犯罪的客观事实。
2. 涉嫌犯罪数额、结果或者其他情节符合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涉嫌经济犯罪的数额、造成的结果或其他相关情节,必须达到或超过法律规定的立案追诉标准,以确保案件具有足够的严重性和刑事可罚性。
3. 属于该公安机关管辖: 案件必须属于该公安机关的地域或职能管辖范围,以确保案件处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考量过程,涉及犯罪事实的确认、犯罪情节的评估以及管辖权的判断。
经济犯罪一般判刑多久 (五)
贡献者回答经济违法犯罪案件大致要经过3个阶段,即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和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多久会被判刑要看证据情况,证据确实、充分且不复杂的,五六个月左右;证据复杂、取证困难的,一、两年也有可能。
经济犯罪拘留多久判刑,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简单的案件可能三个月内结案,复杂的案件可能半年,一年,甚至更久。刑事拘留最长37天,案件移送到检察院后,大概一个月左右会移交给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一、经济犯罪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我国刑法分则第三章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另一类是我国刑法分则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罪,除此之外,我国刑法分则其他章规定的某些侵害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犯罪,如制造、贩卖假药罪、贩毒罪、贿赂罪,也属于经济犯罪的范畴。经济犯罪情况复杂,种类繁多,每一种经济犯罪的量刑标准都会有所不同,以金融诈骗罪为例:
我国《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什么是经济犯罪
经济犯罪,是指在社会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领域,为谋取不法利益,违反国家经济、行政法规,直接危害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依照我国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是犯罪。经济犯罪是犯罪的一种,因而具有犯罪的一般属性,即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
希望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经济犯罪刑事案件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法构网的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