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将拘留后至逮捕的37天称为走私犯罪案件辩护的“黄金37天”? (一)

为何将拘留后至逮捕的37天称为走私犯罪案件辩护的“黄金37天”?

优质回答因为这37天时间紧迫、弥足珍贵、足够关键。出于经济考虑,有的当事人在案件到了法院才请律师,认为判多判少法院说了算,前面请律师没用。这种想法大错特错,耽误事,耽误人。律师介入越早,才越有可能发挥最好的辩护效果。侦查阶段的37天是刑事证据收集的关键时期,一旦批准逮捕,则意味着基本的定罪证据已经固定下来,想争取再取保候审将十分困难,想宣告无罪也基本难以实现。真金白银要用在黄金时期,因此委托律师要趁早。家属、朋友或同事接到拘留通知,就应该第一时间找律师。如果自己被拘留了,缉私警察第一次讯问的时候,就可以提出来请他们帮忙通知家属等请律师。陈群武律师,现执业机构为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专注企业关务法律服务、走私犯罪辩护。

走私犯罪辩护律师:关于进口牛黄的一些问题 (二)

优质回答牛黄作为我国一种名贵中药材,在中医学中具有独特价值。它被广泛用于解热、解毒、定惊,适用于治疗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状,以及咽喉肿痛、口疮痈肿、尿毒症等。牛黄来源于牛的胆结石,天然牛黄因其稀缺与珍贵,价格堪比黄金。然而,人工牛黄虽然能满足医疗需求,但天然牛黄因其高逼格和珍贵性,更受国人青睐。许多国家养牛,由于发病率和牛的数量较大,胆结石的数量自然也较多。但这些国家并未认识到牛黄的医疗价值,导致牛黄可能被当作屠宰废物丢弃。因此,从国外进口牛黄到中国的需求日益增长。

个人是否可以携带或邮寄牛黄进境?答案是否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携带、寄递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名录》明确规定禁止携带、邮寄入境动物源性中药材,牛黄正是其中之一。因此,个人试图携带或邮寄牛黄入境均属违法。如果被海关发现,将面临没收、罚款或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合法进口牛黄的途径非常有限且对单位开放,个人无权通过合法途径进口牛黄。进口牛黄需满足《进口药材管理办法》的严格条件和程序。进口单位需为中国境内的中成药上市许可持有人、中药生产企业,或具有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经营范围的药品经营企业。进口程序涉及首次和非首次进口药材的分类,牛黄不在非首次进口药材品种目录中,因此,进口牛黄需按照规定办理进口药材批件、备案手续,并取得进口药品通关单。进口过程中还需进行口岸检验,确保牛黄符合相关标准。

非法进口牛黄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罪。走私普通货物罪是指通过夹藏、瞒报、绕关等方式走私非禁止进口的货物进境。牛黄虽禁止携带、邮寄进境,但在货物层面允许进口。走私进口牛黄将面临法律制裁,根据情节和逃税数额确定罪名和处罚。

走私犯罪辩护律师:走私珍贵野生动物如何处罚?(2022年最新) (三)

优质回答夹藏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出境,无疑是走私行为。那么,走私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该如何处罚呢?

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走私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因此,走私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涉嫌走私国家珍贵动物罪。对于走私14条大鲵如何处罚,取决于走私珍贵动物罪如何定罪处罚?

下面我们根据刑法和《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2〕12号,2022年4月9日起施行)的相关规定,对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如何定罪处罚以及从轻、出罪事由进行梳理。

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的犯罪对象为珍贵动物和珍贵动物制品,具体包括两类: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附录二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行为人未经批准进出口上述动物及制品的行为,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可能构成犯罪。

根据《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2〕12号)的规定,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均按照动物或动物制品的价值作为定罪量刑的标准,不再考虑数量。珍贵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如何确定?首先,根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评估方法》(国家林业局令第46号)、《水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评估办法》(农业农村部令2019年第5号)规定的评估标准和方法核算。其次,如果难以确定,需要由司法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或者价格认证机构、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等机构出具的报告,结合其他证据作出认定。

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从重处罚的情形有以下几种,反之则存在从轻或出罪的可能性。人工繁育的珍贵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不作为犯罪处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依法从宽处理。

了解了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的定罪处罚以及出罪规定后,对于新闻中夹藏14条大鲵的行为,首先需要明确大鲵的保护属性。如果大鲵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或者系人工繁育而来,则存在无罪的可能。如果来源于野外种群,其价值超过2万元人民币,则构成犯罪。根据《水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评估办法》的规定,大鲵的基准价值是每条2500元人民币。夹藏大鲵的价值计算方式为2500*5*14=175000元人民币,超过2万元不满20万元,基础法定刑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存在悔罪表现、不具有从重处罚情形,且涉案动物未死亡或追回的情况下,行为人有可能争取不起诉或免予刑事处罚。

最后,珍贵野生动物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珍贵野生动物,即使是对人工繁育养殖种类的利用,也应当遵纪守法,未经国家有关部门许可,不得随意邮寄、携带、运输,以免触犯法律。

普通货物、物品罪,以及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无罪辩护点 (四)

优质回答针对普通货物、物品罪以及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的无罪辩护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区分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

单位犯罪量刑较轻:如果涉嫌走私的是单位行为,且满足由负责人或授权人员以单位名义进行,违法所得主要归单位,则可争取按单位犯罪处理,量刑相对较轻。特殊单位不适用:但需注意,为走私设立的特殊单位或以走私为主业的单位,不适用单位犯罪的较轻量刑。

非“第一手交易人”的辩护:

证据不足不构成走私罪:如果被告并非直接从走私人员处购买货物,即使知情,也可能因证据不足而不构成走私罪。提供清晰证据:提供参与次数、上级关系和收入构成等清晰证据,以证明自己无主观走私故意和逃避海关监管行为。

偷逃税额的计算与起刑点:

准确计算税额:依据案发时的税率和汇率准确计算偷逃税额,确保海关数据的准确性。未造成实际税款损失:如果未造成实际税款损失,且能主动追回货物,可能争取到不起诉的处理。

证据不足或事实不清:

专业分析与辩护:在证据不足或事实不清的情况下,律师的专业分析和辩护至关重要,可能帮助被告争取到无罪或较轻的判决。

员工涉罪情况的辩护:

关键环节、知情及参与程度:员工判断自身是否涉罪,关键看是否在关键环节、是否知情及参与程度。如果员工只是被动参与或不知情,可争取无罪辩护。

综上所述,无罪辩护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法律条款、充分准备证据、合理利用法律漏洞和辩护策略,以及选择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律师进行辩护。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认定及辩护思路 (五)

优质回答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认定主要依据行为人的具体行为及偷逃税额,辩护思路则围绕管辖、证据、偷逃税额认定及主观故意性等方面展开。

一、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认定

行为认定: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主要针对未列明的货物、物品,行为人通过隐瞒、伪报等手段逃避海关监管,意图偷逃税款。具体行为包括伪报价格低报境外购买价格,或组织“水客”走私等。数额与情节认定:构成此罪的标准包括偷逃税额达到一定数额,或有特定严重情节。这些标准会根据最高法、最高检的司法解释进行判定。

二、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辩护思路

管辖问题:走私犯罪往往涉及多地,辩护律师应关注案件的管辖问题,确保案件由最初受理或主要犯罪地的机关管辖,以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证据审查:律师需仔细审查各类证据,包括司法会计鉴定和电子数据等,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对于存在瑕疵或争议的证据,应及时提出异议并申请排除。偷逃税额认定:偷逃税额的认定是案件的关键。律师应仔细审查海关出具的证明书等关键证据,如有必要,可申请重新核定偷逃税额,以确保认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主观故意性辩护: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性是辩护的重要方面。律师需尽力证明被告人不知情或非故意逃避监管,以减轻或免除其刑事责任。这可能需要收集相关证据,如被告人的陈述、证人证言等。取保和不批捕申请:依据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符合特定条件时,律师可为其申请取保候审或不批准逮捕。在此过程中,律师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政策导向,积极为被告人争取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认定及辩护思路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具体行为、偷逃税额、管辖、证据、主观故意性等多个方面。律师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应充分了解案件情况,制定合适的辩护策略,以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走私犯罪辩护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法构网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