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如何让公安立案 (一)

虚假诉讼如何让公安立案

最佳答案要让公安机关对虚假诉讼立案,具体步骤如下:

1、收集证据

准备能够证明诉讼存在虚假成分的证据,如伪造的合同、借条等书面材料,以及知情人的证人证言。

2、明确管辖

确定向哪个公安机关报案,通常是虚假诉讼行为发生地或被告人住所地的公安机关。

3、撰写报案材料

详细说明案件情况,包括虚假诉讼的发现过程、涉及人员、可能造成的危害等,并附上证据清单。

4、前往公安机关报案

将报案材料和证据提交给公安机关的经侦部门或相关负责部门,民警会对报案内容进行初步审查。

5、配合调查

公安机关决定受理案件,积极配合调查工作,提供更多信息或证据,协助查明案件真相。

6、法律途径

公安机关未及时处理,可以向上级公安机关反映情况,或通过法律途径如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7、监督程序

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监督,请求检察院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虚假诉讼与恶意诉讼是两种不同的违法行为,其主要区别如下:

1、参与主体

(1)虚假诉讼涉及原、被告双方当事人的合谋。

(2)恶意诉讼则往往是单方行为,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进行恶意指控。

2、共谋性与对抗性

(1)虚假诉讼具有合谋性和非对抗性,原被告双方通过欺骗法院来获取利益。

(2)恶意诉讼则具有对抗性,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恶意行为。

3、损害对象

(1)虚假诉讼可能侵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而非诉讼相对方。

(2)恶意诉讼侵害的对象是诉讼相对方。

4、法律后果

(1)虚假诉讼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可能导致刑事制裁。

(2)恶意诉讼则主要采取民事或行政手段处理。

5、民事法律关系

(1)虚假诉讼中,原被告之间不存在真实的民事法律关系。

(2)恶意诉讼中,原被告之间可能存在真实的民事法律关系。

面对虚假诉讼,维护合法权益的方法如下:

1、及时向法院提出异议

认为对方提起的诉讼是虚假的,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法院提出异议申请。法院会进行审查和调查核实,其发现对方提起的诉讼确实是虚假的,会作出判决驳回对方的请求。

2、寻求律师或法律援助机构的帮助

专业律师可以提供法律意见和代理服务当事人准备必要的法律文件和证据,提高维权成功率。

3、在庭审过程中积极发表意见和提供证据

能够证明对方的诉讼是虚假的,法院会作出判决驳回对方的请求。

4、向公安机关报警

掌握行为人虚假诉讼的证据,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追究其刑事责任。

5、向检察院举报,申请检察监督

检察院在办理民事诉讼监督案件中,如果发现虚假诉讼,判决裁定已经生效,可以向法院提出抗诉,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零七条

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第三百零七条之一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虚假诉讼罪如何报案 (二)

最佳答案虚假诉讼罪报案方式有口头报案、控告、举报。发现虚假诉讼罪时,最直接的报案方式是向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报案。报案人可以向法院提交书面报案材料,请求法院将案件移交给公安机关立案处理,报案人也可以同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请求公安机关向受理案件的法院了解案件事实。虚假诉讼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为故意,一般是直接故意,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司法机关秩序及他人权益,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原、被告存在亲属关系或者其他亲密关系、诉讼事实及理由明显不合理,证据明显伪造,参与或者旁听庭审确认庭审情况。虚假诉讼案件的最终目的是逃避债务、转移资产,此类案件普遍调解结案,双方当事人很快便达成和解,执行财产等都属于虚假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第一百一十一条 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哪些案件容易高发虚假诉讼

如下案件容易高发虚假诉讼:

1、民间借贷案件;

2、被告为资不抵债的企业或者其他组织,其财产已经进入法院执行拍卖程序;

3、改制中的国有、集体企业为被告的财产纠纷案件;

4、政府规划拆迁区范围内的公民作为诉讼主体的分家、析产继承、买卖等案件;

5、提起离婚诉讼前的一个时期,夫或妻一方经法院裁决债务案件异乎寻常多的离婚案件;

6、涉及驰名商标认定的案件;

7、其他可疑的案件。

虚假诉讼罪怎么报案 (三)

最佳答案报案方式:若发现虚假诉讼罪,可向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报案材料,请求法院将案件转交公安机关处理。此外,也可以直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要求其了解案件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有权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报案或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有权报案或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应对报案、控告、举报予以接受,并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同时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但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案件,应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交主管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将受到刑事处罚。单位犯此罪的,将对单位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罚。若此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将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此行为的,将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也将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想要成长,必定会经过生活的残酷洗礼,我们能做的只是杯打倒后重新站起来前进。上面关于虚假诉讼刑事报案书怎么写的信息了解不少了,法构网希望你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