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的解读
- 2、刑法十七条第三款是什么
- 3、第一次犯罪是未成年第二次是成年,应该要这么处理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第十七条第一、三款、第六十四条之规定
- 5、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怎么量刑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相关解答:
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的解读 (一)

最佳答案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简单来说,这款法律条文主要是针对特定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在犯下极其严重的罪行时,如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规定。如果未成年人在这个年龄段内犯下了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者以非常残忍的手段导致他人严重残疾,且行为情节恶劣,那么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核准,这个未成年人就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这个条款的设立,一方面体现了法律对于未成年犯罪的严厉打击态度,尤其是对于那些严重侵犯他人生命和身体健康的犯罪行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法律对于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因为在追究这类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前,需要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核准。
总的来说,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是在保护未成年人和维护社会公正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既要对严重的犯罪行为进行惩处,又要尽可能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刑法十七条第三款是什么 (二)
最佳答案刑法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一个已满12岁但不满14岁的孩子,犯了非常严重的罪行,比如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导致别人死亡,或者用非常残忍的手段导致别人严重残疾,且情节特别恶劣的话,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后,这个孩子也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这一条款主要是考虑到一些极端情况下,未成年人也可能会犯下非常严重的罪行,这时不能仅仅因为其年龄就免于刑事责任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在符合一定条件下,法律也会对这部分未成年人进行追责。
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下的追责并不是随意的,需要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核准。这也是为了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同时,也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第一次犯罪是未成年第二次是成年,应该要这么处理 (三)
最佳答案对于初次犯罪时未成年,而再次犯罪时已成年的案件,法律要求对两次犯罪分别量刑,最终合并执行。未成年人犯罪时,依据《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具体刑罚需根据犯罪情节确定。而成年后再次犯罪,则不再适用未成年人的处罚规定,而是根据《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对两次犯罪进行数罪并罚,确定最终执行刑罚。
《刑法》第十七条详细规定了刑事责任年龄的具体要求,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而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犯罪人,虽不承担刑事责任,但需家长或监护人管教,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第十七条第三款特别指出,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根据《刑法》第六十九条,若一人在判决宣告前犯有多罪,除死刑和无期徒刑外,应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酌情决定执行刑期。具体而言,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若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若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拘役和管制的情况,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需执行。若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需执行,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第十七条第一、三款、第六十四条之规定 (四)
最佳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
(二)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第十七条第一款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三款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六十四条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扩展资料
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可依法拘留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对涉嫌盗窃的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是否违法问题的批复》已于2011年1月10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五十四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月25日起施行。
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对于实施犯罪时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且未犯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之罪的,公安机关查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时年龄确系未满16周岁依法不负刑事责任后仍予以刑事拘留的,检察机关应当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怎么量刑 (五)
最佳答案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本身并不涉及具体的量刑规定。它主要是关于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在特定情况下应负刑事责任的情形。具体来说,如果这部分人群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且情节恶劣的话,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后,他们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是,量刑是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以及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等因素来综合确定的,并且通常会在具体的罪名条款或量刑指导意见中明确。因此,对于“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怎么量刑”的问题,无法直接给出具体的量刑标准。
总的来说,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更多的是在界定哪些未成年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而具体的量刑则需要参考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案情。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时,我国法律也注重教育、感化和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无论你的行为是对是错,你都需要一个准则,一个你的行为应该遵循的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你的行为举止。了解完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的解读,法构网相信你明白很多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