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什么样的人见死不救违法?
- 2、见死不救是否犯法?不救而罚,见死不救该如何追责?
本文分为以下多个解答,欢迎阅读:
什么样的人见死不救违法? (一)

最佳答案见死不救是否构成犯罪,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一、行为人没有义务去救,和自己毫无关系的人陷入险境,见死不救的,不构成犯罪。二、行为人有义务去救,而且在能够去救的情况下,却见死不救的,构成犯罪,属于不作为犯罪。不作为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直接规定,负有法定义务而拒绝履行,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应为、能为而不为。见死不救,构成不作为犯罪的,涉嫌故意杀人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要根据具体案情才能确定构成哪一个罪名。不作为犯罪具有以下特征:1、违反法律直接规定。刑法有直接规定的罪名,才构成犯罪,即罪刑法定原则:法无规定不为罪,严禁类推。2、负有法定义务。法律规定行为人具有作为义务而不作为的行为。如母亲拒绝婴儿喂奶,造成婴儿死亡的。属于不作为犯罪。3、拒绝履行的行为。即能够有条件作为,而拒绝履行作为的行为。4、要达到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的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见死不救是否犯法?不救而罚,见死不救该如何追责? (二)
最佳答案见死不救在特定情况下是犯法的,具体是否追责需考虑当时情况的特殊性。
一、见死不救的法律性质
在法律上,见死不救的行为在某些情况下被视为有罪。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义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保护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如果在紧急情况下,有能力救助他人而未采取行动,这就可能构成犯罪行为。这种行为的定性和处罚通常取决于具体的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
二、追责的考虑因素
行为人的能力:如果行为人不懂得急救知识或没有能力去救助他人,那么他本身可能不会被直接追责。但关键在于他是否采取了其他措施,如尽快求助警方或医护人员。如果他采取了这些措施,那么通常不会被视为犯罪。当时情况的特殊性:在某些情况下,如自然灾害、战乱等极端环境中,见死不救的行为可能因环境限制而不被视为犯罪。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完全忽视他人的生命和安全。
三、应对措施
为了避免因见死不救而承担法律责任,我们应该:
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这样在面对紧急情况时,我们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有能力提供必要的救助。勇于采取行动:如果我们目睹他人的生命受到威胁,应该勇敢地采取行动去帮助他们,这是我们应该尽的社会责任。
综上所述,见死不救在特定情况下是犯法的,但具体是否追责需考虑当时情况的特殊性和行为人的能力等因素。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并勇于在紧急情况下采取行动去帮助他人。
相信关于见死不救可判有罪的知识,你都汲取了不少,也知道在面临类似问题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还想了解其他信息,欢迎点击法构网的其他栏目。